【334722】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
正衡中学2010-2011学年历史八年级上期中评测题
第一部分 试题卷 (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 B.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2.我们之所以怀念林则徐及其领导的禁烟运动,主要是因为
A.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巩固了封建统治
B.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延迟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C.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历史
D.他领导的禁烟运动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外侮的坚强决心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日《马关条约》
4.如果要在《历史的拐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一书中迅速找到左宗棠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事迹,你应该查找下列哪一目录的内容?
A.1871:伊犁记 B.1894:甲午记
C.1898:变法记 D.1900:庚子记
5.李鸿章请求道:“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急于一个月内办理割让手续。”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此对话与下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
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7.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付出,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忧心忡忡。下列议论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①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②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③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中国民族工业没指望了
④失去台湾太让人心痛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9.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 C.汉阳铁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10.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筹建新式陆海军 C.发展民用工业 D.派遣留学生
11.“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这一论述属于
A.洋务派的观点 B.维新派的观点 C.顽固派的观点 D.立宪派的观点
12.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13.戊戌变法时期,在狱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仁人志士是
A.蔡锷 B.梁启超 C.康有为 D.谭嗣同
14.下列戊戌变法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开办新式学堂
C.建立民主共和国 D.训练新式军队
15.“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社会革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本主义 D.民生主义
16.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指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打倒了帝国主义
C.成立了中华民国
D.改变了中国命运
18.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 B.都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
C.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D.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
19.一位国民党老兵通过厦金航线从台湾返回家乡泉州参加母校校庆,他的母校建于公元1927年,也就是中华民国
A.14年 B.15年 C.16年 D.17年
20.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他”是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陈独秀
21.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指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民主、共和 D.立宪、议院
22.《申报》是我国早期的报纸。通过当时这份报纸,我们可能看到的时事内容有
①鸦片战争的爆发 ②《马关条约》的评论 ③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 ④某照相馆刊登一则广告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这是因为,中国近代史上“五月四日”曾发生了
A.北京学生发起的反帝爱国运动 B.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shijuan1.com
C.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D.上海工人发起的全国罢工运动
24.“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至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说明了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B.反映了运动的群众性
C.表现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体现了学生的先锋作用
25.《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其中属于沪浙(上海、浙江)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A.开国大典,国旗飘扬 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二、非选择题
26.请将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应得引言、诗文正确搭配。(5分)
A B C D E
(1)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
(2)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 )
(3)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
(4)有力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 )
(5)打倒人吃人的封建旧礼教。 ( )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请回答:
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4分)
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什么国家的劫掠者劫掠的?(2分)
写出使中国开始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2分)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8.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一系列探索,开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些事件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公车上书 江南制造总局 《新青年》 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请回答:
请将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排列 (添序号)(2分)
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性质分别是什么?(8分)
图②和图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终以失败结束,前者失败的标志是什么?说出后者失败的理由是什么?(2分)www.shijuan 1.com
从上述四个事件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趋势?(2分)
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1分)
29.近代前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总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拳匪运动”是指什么运动?这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发生怎样的变化?(3分)
(2)根据材料二中的“从机器上感觉不足”,清政府提出什么口号?其目的是什么?(2分)
(3)意识到“制度上感觉不足”后,中国进行了怎样的探索?(2分)
(4)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孙中山救国救民方案的革命理论。(1分)概括说明这一理论的实践有何积极作用。(2分)
(5)据上述几个救国方案的结局,结合材料二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拒签和约”是……的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坚决斗争。天津、陕西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材料二 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民族运动的情况? 这一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说“这次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这次运动采取了什么方式?(2分)
(3)“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请写出最能反映这次运动性质的口号。(1分)
(4)这场运动有何历史地位?(2分)
(5)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向当时的学生们学习什么?(1分)
第二部分 答题卷
一、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
|
|
|
|
|
|
|
|
|
|
|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
|
|
|
|
|
|
|
|
|
|
|
|
二、非选择题
26.(1)( )(2)( )(3)( )(4)( )(5)( )
27.(1)
(2)
(3)
(4)
28.(1)
(2)
(3)
(4)
(5)
29.(1)
(2)
(3)
(4)
(5)
30.(1)
(2)
(3)
(4)
(5)
www.ishijuan.cn 爱试卷为中小学老师学生提供免费的试卷下载关注”试卷家“微信公众号免费下载试卷
- 1【334761】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 2【334760】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练习题及答案
- 3【334759】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练习题及答案
- 4【334757】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练习题及答案
- 5【334756】第18课 战略大决战练习题及答案
- 6【334758】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 7【334755】第18课 战略大决战测试题及答案
- 8【334753】第17课 内战烽火测试题及答案
- 9【334754】第17课 内战烽火练习题及答案
- 10【334752】第16课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练习题及答案
- 11【334751】第16课 血肉筑长城练习题及答案
- 12【334750】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练习题及答案
- 13【334748】初二历史下期中试卷及答案
- 14【334749】第14课 难忘九一八练习题及答案
- 15【334746】初二历史下册期末模拟题及答案
- 16【334747】初二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17【334745】初二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 18【334743】初二历史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
- 19【334742】初二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 20【334744】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
- 【334741】初二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 【334739】初二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 【334740】初二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 【334738】初二历史第三单元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 【334737】八下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试题及答案
- 【334736】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 【334735】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试卷及答案
- 【334734】八年级历史下册试卷及答案(第一—三单元)
- 【334733】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334732】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
- 【334731】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334730】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 【334729】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 【334728】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334726】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334725】八年级历史下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 【334727】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 【334722】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
- 【334724】八年级历史下册1-2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 【334723】八年级历史上册试卷及答案(第一、二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