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历史试卷

【334723】八年级历史上册试卷及答案(第一、二单元)

时间:2025-01-30 08:55:07 作者: 字数:14379字
简介:

八年级上历史试卷(第一、二单元)(北师大版)

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最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大幕涂徐拉开,这一开端的标志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浸华战争

2.我国将每年的“禁毒宣传日”定为63日,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A
.戚继光抗倭  B.虎门销烟  C.甲午中日战争  D.南京大屠杀

3.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

A.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介绍西方教育思想 D.阐述“微积分的初步概念

4.近代史上中华文物遭受了大肆掠夺和破坏,与此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A.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

 C.中外签订《辛丑条约》    D.俄国侵占大片中国领土

5.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和炮轰北京城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刘铭传 D.左宗棠

7.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

A.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赔款白银4.5亿两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8.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内容能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哪个屈辱条约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近代中国屡遭列强侵略,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与《辛丑条约》的签订有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10.下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它们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
A
.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11.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抵制作用 D.建立了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12.电影《甲午风云》中同日军英勇作战的清军水师筹建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洋务运动期间 D.《马关条约》签订期间

13.洋务派创办的以下军事和民用工业中,由李鸿章创办的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汉阳铁厂     D.福州船政局

14.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5.下列近代化运动中,最早提出“自强”“求富”口号的是
A
.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6.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选项内容不恰当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7.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魏  源——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18.1895——1898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主张
A
.救国图存,变法自强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此话出自
A
.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宋教仁

20.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A.
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2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下列哪一思想
A.国共合作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

2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想要了解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他们要找的文献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民国约法》

24.请将孙中山先生的以下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组建兴中会           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成立中国同盟会       与共产党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③①②④

25.世纪前期,我国发生了一场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这场运动是
 A.
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26.在右图所示的刊物上提出过的著名口号是

A <a href="/tags/1/" title="单元" class="c1" target="_blank">单元</a> <a href="/tags/46/" title="答案" class="c1" target="_blank">答案</a> <a href="/tags/54/" title="试卷" class="c1" target="_blank">试卷</a> <a href="/tags/1139/" title="历史" class="c1" target="_blank">历史</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民主和科学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7.1998年是北京大学的百年诞辰,这所大学的前身是百日维新时创办的

A.京师大学堂     B.两江师范   

C.商务印书馆     D.北洋水师学堂

28.在我国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正式废除是在

A.1895年   B.1905年    C.1915年     D.1925

29.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A
.淞沪铁路    B.京九铁路    C.京张铁路    D.青藏铁路

30.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创建的企业是

A.新洋灰公司 B.上海申新纺织公司 C.福新面粉公司 D.大生纱厂

II部分 非选择题2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2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1924年,孙中山发表宣言:“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翻军阀,尤在推翻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第一至第三期学习西方过程相联系的历史事件。(3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救国思想有怎样发展?(1分)它指导的革命运动叫什么?(1分)


3)谈谈你学习近代先辈们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后的历史感受。(2分,要求:不展开论述,限50字以内。)







32.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遭受列强侵略的血泪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光荣斗争史。

请回答:

1)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侵华战争?(至少写出三次)(3分)


2)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3)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近代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别采取了哪些重大的政治行动?(3分)







33.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朝大学士徐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美”的?我们中国什么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的兵器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吗? ——刘成禺《世载堂杂忆》

材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材料三: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

材料四: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开办后,海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十五万匹。

材料五: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是怎样认识清王朝和世界的?对此你是如何评价的?(2分)




2)材料二反映了谁的什么思想主张?(1分)



3)材料三、四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从这两则材料来看,他们的活动有什么作用?(3分)




4)根据材料五的内容分析,它体现了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哪些主要进步?(1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B

B

D

D

D

C

C

C

D

C

A

B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A

C

C

C

C

B

B

C

C

A

B

C

D

31⑴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⑵ 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国民大革命运动

⑶ 先进的中国人很早就开始意识到只有学习西方才能 强国,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是他们的爱国、探索精神鼓舞了后来者。

32.⑴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国民革命运动

33.(1)认为清朝是“天朝大国”,对世界一无所知。这是一种虚骄自大,闭目塞听(闭关自守)的愚昧思想。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

2)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侵略)的思想。 (3)洋务派。作用: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4)人民享有国家主权,各民族自由平等。



www.ishijuan.cn 爱试卷为中小学老师学生提供免费的试卷下载关注”试卷家“微信公众号免费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