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1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题号 |
一 |
二 |
三 |
总分 |
得分 |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
一、选择题 |
1.如图,该漫画对我们的启示是(
)
A.网络具有虚拟性,我们应拒绝使用网络
B.参与网络生活需要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C.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没必要说真话
D.只要远离网络,就能避免自己上当受骗
2.步入中考考场,一些同学可能会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这时,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这一做法属于调节情绪方法中的(
)
A.放松训练
B.转移注意
C.合理宣泄
D.改变认知评价
3.在抗疫中涌现出了一大批配合抗疫工作的志愿者组织和个人,有的免费为医务人员送餐,有的义务接送医务人员,有的组织网络援助活动,有的参与社区防疫……这些志愿者组织和个人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述材料说明(
)
A.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
B.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C.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暂时放下学业,去抗疫一线当志愿者
D.成为抗疫志愿者虽然有一定风险,但可以获得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回报
4.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我们要(
)
①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②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③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④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高空抛物谁来担责?老人摔倒要不要扶?高铁“霸座”怎么办……《民法典》对百姓关注的这些热点问题作了回应。根据《宪法》制定的《民法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充分表达了宪法精神。这说明(
)
A.民法典是国家的根本法
B.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
C.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6.如图,下列选项符合阴影部分的内容是(
)
A.劳动、受教育
B.依法纳税
C.维护国家利益
D.人身自由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4日下午在人大会堂开幕。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决策部署,扎实履职尽责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聚集起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智慧和力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B.政协的职能是共商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C.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协商制度
8.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实现了听力残疾人想“演唱”国歌的愿望。在今年全国政协开幕会上,政协委员用手语“演唱”国歌的一幕,令国人动容。上述材料表明(
)
A.在我国,允许特殊群体享有特权
B.自由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照自己的意愿活动
C.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D.维护公平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9.德育立人、智育赋能、体育健体、美育恰情、劳动养性。通过“五育并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激发育人活力,探索育人模式,彰显育人力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五育并举”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
②“五育并举”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③“五育并举”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五育并举”已成为我国当前最为重要的中心工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在中国,“民主”一词最早出自《尚书》。“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以百姓心为心”等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以下关于民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B.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C.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D.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1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该目标的内容为(
)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2.新华社北京电: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略低于上一个10年0.57%的平均增长率,仍然保持平稳增长。材料体现了我国人口特点中的(
)
①人口基数大
②人口素质偏低 ③老龄化加剧 ④总人口增速趋缓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
D.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有一种温暖叫“中国驰援”
“中国邮包”火速派发——中国政府已向150多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各类物资援助;“中国经验”倾囊相授——中国抗疫经验已分享至180多个国家及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中国精锐”陆续出征——中国的多支医疗专家组带着大量医疗物资以及疫情防控、临床诊治的一手经验,奔赴各国……
14.面对新冠疫情,全世界感受到一种来自中国的温暖。这表明(
)
①我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共建共享
②我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③我国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
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材料中“中国驰援”的“中国邮包”“中国经验”“中国精锐”……体现了(
)
①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
②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③中国是阻击疫情的主导力量,领导世界各国取得了抗疫阶段性胜利
④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二、分析说明题 |
16.材料一 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 当前,口罩已成为卫生防疫领域、公众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品,质量攸关公众健康、防疫大局。监管部门建立和完善口罩生产管理规范,加强对口罩用品的监督抽检及风险监测,督促相关企业及时向社会公布召回进展情况,防止不合格口罩流入市场带来潜在抗疫隐患。监管部门对问题口罩召回不力的企业及时予以相应处罚,提高其违法违规成本,真正保障口罩安全。
(1)材料一中,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作报告,说明了两个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坚持和完善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监管部门”作为行政机关,其权力是谁授予的?这体现了我国宪法的哪一基本原则?
(4)“监管部门”要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请问: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
17.材料一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节选
第二章 产业发展
|
第七章 城乡融合
|
第八章 扶持措施
|
(1)材料一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哪一职权?
(2)材料二中第二章第十六条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发展战略?
(3)材料二中第七章第五十一条中的“尊重农民意愿”这一原则,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怎样的发展思想?
(4)在我国,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请结合材料二中第八章第六十二条,写出两个“毫不动摇”的内容。
18.材料一 2020年9月1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十五次会议。会议指出,生活垃圾分类关系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都有着重要意义。
材料二 如今的垃圾分类与时下流行的互联网元素邂逅。智能回收机的出现将改变人们把生活垃圾“一包丢”的习惯。刷卡、选择垃圾种类、投放垃圾——简单几步骤,就可以完成垃圾分类,令人大呼“新潮”。目前,某市城管局投放的首个智能垃圾分类设备试用,让垃圾分类变得简单而智能,提高了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使其物尽其用。
(1)实行垃圾分类符合我国倡导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必须坚持怎样的方针?
(2)材料一表明实行垃圾分类,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对当代中国发展意义重大。请问: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是什么?
(3)树料二中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的试用,让我们感受到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根据所学知识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应坚持怎样的方针?
(4)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如何践行低碳生活?(写出两例即可)
19.“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对中小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某校计划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文化薪火”系列活动,现邀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 传承红色基因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1)请结合实际,运用教材所学知识,向周围的人宣传“四史”,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感受中国人民的力量,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感受新时代带来的巨变。你会为大家宣讲些什么?
|
|
|
党史
|
改革开放史
|
社会主义发展史
|
活动二 赓续文化薪火
材料二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天的文明,已经有50多年历史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是中华文明的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材料三 近日,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明确规定,中小学课程教材主要围绕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三大主题,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核心是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学习和掌握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发展积淀中的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2)文化中的积极成果作为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便是文明。请结合材料二中习总书记的讲话分析:中华文化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指南》旨在引导学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请问:坚定文化自信有何意义?
(4)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假如你是校学生会干部,为了赓续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你准备开展哪些活动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写出两种即可)
|
三、综合探究题 |
20.材料一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材料二 习近平强调,伟大事业孕有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1)材料一体现了国家主席的哪一职权?
(2)材料二中强调“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请问: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力量分别指的是什么?
(3)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从小就应该让正确的价值观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中学生应积极学习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写出两个即可)
参考答案
1.B
【解析】
本题考查对理性对待互联网的认识和把握。
B:根据题文漫画,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所以参与网络生活需要理性辨别、慎重选择,故B说法正确;
A:网络具有虚拟性,我们应拒绝使用网络的说法过于绝对,故A说法错误;
C: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但是,这不是我们不讲真话的借口,要合理使用互联网,故C说法错误;
D:只要远离网络,就能避免自己上当受骗,说法过于绝对,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A
【解析】
本题考查对调控情绪的方法的认识和把握。
ABCD:题文中,在考试的紧张时刻,通过深呼吸的方式缓解紧张情绪在,这是在通过放松训练的方式调控情绪,故A说法正确,B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3.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解。
A:材料向我们表明了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故A说法正确;
B:这与题文的主旨内容不符;
C: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故C说法错误;
D:承担责任不能以获取回报为目的,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4.A
【解析】
本题考查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和理解。
①②③:依据所学知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国家可以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这不是公民可以做到的,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5.C
【解析】
本题考查对宪法是根本法的认识和把握。
C:根据题文描述,《宪法》制定的《民法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充分表达了宪法精神,这说明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所以C说法正确;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故A说法错误;
B: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在题文中未体现,故B说法错误;
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在题文中未体现,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6.A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公民权利义务的认识和把握。
A:根据所学知识,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所以A说法正确;
BC:依法纳税、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故BC说法错误;
D:人身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不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图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7.C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和把握。
C:根据所学知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所以C说法正确;
A: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是团结和民主,故A说法错误;
B:人民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故B说法错误;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8.C
【解析】
本题考查对平等的认识和把握。
C:根据题文描述,《国家通用手语方案》实现了听力残疾人想“演唱”国歌的愿望,这说明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残疾人也不例外,所以C说法正确;
A:特权是平等的大敌,所以允许特殊群体享有特权是错误的,故A说法错误;
B:题文中涉及的是平等,自由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照自己的意愿活动,未在题文中涉及,故B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
D:司法公平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9.A
【解析】
本课考查对人才的认识和把握。
①②③:依据题文描述,德育立人、智育赋能、体育健体、美育恰情、劳动养性。通过“五育并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激发育人活力,探索育人模式,彰显育人力量。这说明了我国对人才的重视,五育并举”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
;“五育并举”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五育并举”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经济建设已成为我国当前最为重要的中心工作,而不是“五育并举”,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0.B
【解析】
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和把握。
B:根据所学知识,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所以B说法错误;
ACD:根据所学知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故ACD说法正确;
本题为逆选题,故本题选B。
11.A
【解析】
本题考查对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的认识和把握。
①③:依据教材知识,依法治国总目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①③正确;
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②④;
故本题选A。
12.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我国人口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①④:依据题文描述,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略低于上一个10年0.57%的平均增长率,仍然保持平稳增长,这表明我国人口基数大
;总人口增速趋缓,故①④说法正确;
②③:老龄化加剧
;人口素质偏低 ,在题文中未体现,故②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3.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把握。
D: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所以D说法正确;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故A说法错误;
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故B说法错误;
C: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故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4.B
15.B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①②④:依面对新冠疫情,全世界感受到一种来自中国的温暖,这说明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共建共享;我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我国为人类当下的疫情应对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而不是未来发展,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本题考查对中国担当、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认识和理解。
①②④:依据题文描述,材料中“中国驰援”的“中国邮包”“中国经验”“中国精锐”……体现了中国在积极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故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中国是阻击疫情的重要力量,而不是主导力量,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6.(1)全国人大监督国务院,国务院要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人民。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4)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解析】
本题借助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材料,考查学生对国家机关、根本政治制度、宪法原则、依法行政等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作答。
(1)本题考查国家机关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依据教材知识,除了人民代表大会,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故全国人大监督国务院,国务院要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据此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属于基础知识识记题。依据教材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据此回答即可。
(3)本题宪法原则的认识和理解。联系教材知识,人民是国家主人,国家机关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这体现了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据此回答即可。
(4)本题考查对依法行政核心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所学知识,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据此回答即可。
17.(1)立法权。
(2)创新驱动战略。
(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4)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解析】
本题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材料,考查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创新驱动战略、发展思想、国家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等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作答。
(1)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依据教材知识,人民代表大会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这是立法权。据此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创新驱动战略,属于基础知识识记题。依据材料,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动农业农村创新驱动发展,这体现了创新驱动战略,据此回答即可。
(3)本题考查对发展思想的认识,考查知识运用能力。联系教材知识,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据此回答即可。
(4)本题考查国家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联系教材知识,国家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据此回答即可。
18.(1)可持续发展。
(2)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3)①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
(4)①认真学习、宣传环保知识,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②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节水节电,适量点餐,减少浪费,践行“光盘行动”。
③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步行或骑共享单车。
④爱护花草树木,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等公益活动,敢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
【解析】
本题借助垃圾分类的材料,考查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科技创新、低碳生活等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作答。
(1)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依据教材知识,实行垃圾分类符合我国倡导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据此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生态文明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识记题。依据教材知识,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据此回答即可。
(3)本题考查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考查知识运用能力。联系教材知识,从我国科技现状、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等方面作答。面对科技现状,我国应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
(4)本题考查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根据实际,从认真学习、宣传环保知识;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绿色出行;敢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等角度作答。
19.(1)方案一: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方案二: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方案三: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基本实现现代化
(2)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3)①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4)报告会、演讲比赛等。
【解析】
本题借助建党百年的材料,考查学生对党的宗旨、党的初心、改革开放、中国梦、中华文化、文化自信等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作答。
(1)本题考查对党的宗旨、党的初心、改革开放、中国梦。依据教材知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35年奋斗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据此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依据教材知识,答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即可。
(3)本题考查对文化自信的认识和理解,考查知识运用能力。联系教材知识,从文化自信是是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等方面作答。
(4)本题考查对活动形式的认识。联系材料,列举两种可行的活动形式,如报告会、演讲比赛等。据此回答即可。
20.(1)荣典权。
(2)中年华民族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3)开拓创新、勇于拼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爱国主义精神等。
【解析】
(1)本题考查对国家主席的职权的理解。题文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体现出了国家主席的荣典权。
(2)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以及中国力量的认识和把握。依据教材知识,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3)本题考查对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身上的优秀品质的理解。仔细阅读题文材料,从开拓创新、勇于拼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进行概括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