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139788-辽宁省阜新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
一 |
二 |
总分 |
得分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 )
A.朝鲜与韩国 B.韩国与蒙古 C.俄罗斯与日本 D.朝鲜与蒙古
2.关于经纬线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B.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经度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小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
3.下列特征与地球上昼夜现象无关的是( )
A.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B.地球本身不发光
C.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D.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4.图幅相同的条件下,下列比例尺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
A.1:50000 B.
千米 C.1:2000 D.图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0千米
5.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
A.此时是南极极夜时期,观测星座方便 B.此时南极企鹅最多
C.此时正是南极的暖季 D.此时南极没有风雪
6.欧洲人餐桌上主要是牛羊肉和乳产品等食物。下列与欧洲西部地区发达的畜牧业密切相关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7.波斯湾沿岸的石油用油轮外运,首先必经的海峡是( )
A.霍尔木兹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英吉利海峡
8.并非俄罗斯四大工业区之一的是( )
A.鲁尔工业区 B.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C.圣彼得堡工业区 D.乌拉尔工业区
9.在日本的外迁企业中,大多是( )
①耗用大量资源的企业 ②需用大量劳动力的企业 ③高新技术企业 ④污染较重的企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15•德州) 下列关于南极四个科学考察站及维多利亚地的叙述,正确( )
A.全部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B.长城站位于东半球
C.泰山站主体建筑架空有利于防积雪融水进入
D.每到暖季,维多利亚地沿海一带有成群的企鹅聚集
11.下图阴影中表示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
A.
B.
C.
D.
12.在学习“中国的疆域”时,贝贝对中国地理位置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领土跨寒、温、热三带
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我国全部位于低纬度地区
D.我国地跨南北半球
13.能正确反映我国人口问题及应对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a—c—d—b B.b—c—a—d C.a—c—b—d D.d—b—a—c
14.关于我国主要农作物及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小麦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 B.新疆是我国产棉花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
C.油菜是我国北方主要的油料作物 D.甜菜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糖料作物
15.下列地区中,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
二、解答题
16.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两图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图,冬季多雨的是 。(填字母)
(2)两地都位于 (南、北)半球,判断依据是 。
(3)B图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
17.长江与黄河哺育了两岸的人民,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母亲河黄河为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①处塑造了 平原。黄河干流A、B,两个河段中容易出现凌汛现象的有 河段。
(2)图中甲是长江上最大的水利枢纽—— (填“小浪底”或“三峡”),乙为黄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填小浪底或三峡) ,两条河流均发源于我国的 (填地理分区名称)。
(3)夏秋季节,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为提高鄱阳湖的调蓄能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单选)。
A.围湖造田 B.拓宽河道 C.打坝淤地 D.退田还湖
(4)目前我国启动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对长江和黄河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单选)。
A.流域面积增大 B.水能蕴藏量增加 C.河流含沙量减少 D.河流径流量增加
1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位于震中附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图1)严重核泄漏,在应急处理后,大量的核废水处理水被装入储水罐中,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这些核废水处理水过滤稀释后排入海洋,排放将于约2年后开始,引发了国际社会的严厉谴责。
材料二: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由于俄乌局势的变化,俄罗斯切断了向乌克兰及欧洲西部的天然气供应,因此欧盟出现8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缺口。图2为“俄罗斯简图”,读图回答:
(1)上述两个国家中,即图1和图2两国,每年有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是 。(填国名)
(2)核废水具有严重的污染性,其最先影响的大洋是 ;
(3)俄罗斯地跨亚欧两个大洲,山脉A 为亚欧两洲分界线,首都莫斯科,位于 (大洲)。从气候来看,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而日本气候的 性特征明显。
(4)俄罗斯向欧盟供应天然气,主要采取 运输方式。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把核电站建设在海边的原因 。(答一点即可)
19.洛阳某中学的地理研学小组想了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他们查到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等地区。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船队7月到达乙处时,发现这里许多地区遭受洪灾,他们分析很可能是 风(填风向)过强导致的,这个季节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2)当船队到达丙地时,看到当地居民多信仰 教,当地人身着宽大的白色长袍,缠头巾,分析当地这种装扮的原因 。
(3)船队到达丁地,当地的居民多为 (人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
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依据题意,故选D。
C
经度的变化规律为: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以0°经线为界,经度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从赤道向北北纬度数越来越大,从赤道向南南纬度数越来越大,选项AB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考查经纬度变化规律。
D
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本身又不发光,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使地球上有昼夜现象,地球的自西向东是导致地球昼夜更替的原因,不是昼夜现象的原因,故选D。
【点睛】
C
比例尺是地图三个必不可泊要素之一,是由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图上距离都用1厘米表示,当实际距离越小时,比例尺会越大,表示的内容会最详细,以上四幅地图的比例尺中,1:2000的比例尺最大,表示的内容最详细,C正确;而“图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0千米”比例尺最小,表示的内容最简略,故选C。
【点睛】
C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1-12月为北半球冬季时,南半球为夏季。南极洲在地球的最南端,北半球为冬季时,南极地区为极昼期,是暖季,有利于科学考察。故排除ABD选项,故选C。
A
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这里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人们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餐桌上常见牛排、羊腿、奶油、奶酪等食品,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故选A。
【点睛】
A
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波斯湾唯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因此波斯湾沿岸的石油用油轮外运,首先必经的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故选A。
【点睛】掌握西亚石油外运路线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A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A错;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位于鄂毕河上游,新西伯利亚市周边地区,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电力等工业部门,B对;圣彼得堡工业区位于俄罗斯西北部,主要有造船、钢铁、航空、纺织等工业部门,C对;乌拉尔工业区,俄罗斯重要工业区,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连接处,是俄罗斯联邦最大的重工业区,D对;结合题意,故选A。
B
日本矿产资源缺乏,地域狭小,在日本的外迁企业中,大多是耗用大量资源的企业,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企业和污染较重的企业等,①②④符合题意;高新技术企业 主要依靠科技,不是日本本外迁的主要企业,③不符合题意。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D
读图中四个科考站的位置可知,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另一半为西半球,可知位于长城站位于西半球,泰山站主体建筑架空有利于防风。每到暖季,维多利亚地沿海一带有成群的企鹅聚集。所以正确的是D。
A
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①正确,②③④错误。故选A。
【点睛】
B
我国位于北半球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故该题选B。
【点睛】该题主要的是我国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A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死亡率降低,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人口增长过快,为了控制人口增长,我国实行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随着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出生率降低,人口老龄化严重,所以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全面二孩的政策,所以能正确反映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a-c-d-b,故选A。
B
水稻小麦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新疆是我国产棉花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棉花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油菜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油料作物;甜菜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糖料作物。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C
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以及辽宁省的南部属于暖温带。我国的半湿润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等地,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综上所述,故C符合题意。故选C
二、解答题
(1) A B (2) 北 7月份气温高 (3)地中海气候
(1)由图分析可知,A图气温年较差=28-(-5)=33℃、B图气温年较差=28-5=23℃,故两图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A图,冬季多雨的是B。
(2)A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由于7月份两气温最高,故两地都位于北半球。
(3)由图和上述分析可知,B图是地中海气候。
(1) 宁夏 A (2) 三峡 小浪底 青藏地区 (3)D (4)C
(1)母亲河黄河为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①处塑造了宁夏平原。凌汛一般出现在有结冰期的河流上,河流自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黄河位于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有结冰期,河流自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容易产生凌汛现象。读图可知,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中容易出现凌汛现象的有AC河段。
(2)图中甲是长江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乙为黄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小浪底,具有防洪、发电等综合效益。长江、黄河均发源于我国青藏地区,自西向东注入海洋,长江、黄河的流向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
(3)夏秋季节,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与沿江围湖造田有很大关系。为提高鄱阳湖的调蓄能力,应退田还湖,恢复湖泊的调蓄能力,A错误,D正确;拓宽河道是治理河流的措施,打坝淤地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BC错误。故选D。
(4)目前我国启动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减轻了水土流失,进入河流的泥沙减少,故对长江和黄河可能产生的影响是河流含沙量减少,C正确;对流域面积、水能影响不大,AB错误;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河流径流量减少,D错误。故选C。
(1)俄罗斯
(2)太平洋
(3) 乌拉尔山 欧洲 温带大陆性 海洋性
(4)管道
(5)沿海地区人口集中,城市和工业区集中,沿海有利于海水降温。
(1)俄罗斯北部纬度在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日本纬度相对低,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2)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北部,故最先影响的大洋为太平洋。
(3)山脉A为亚欧分界线的乌拉尔山脉,以西为欧洲,以东为亚洲;莫斯科位于乌拉尔山脉以西,位于欧洲;俄罗斯大部分位于大陆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日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受海洋影响大,故海洋性特征明显。
(4)俄罗斯向欧盟供应天然气,主要采用管道运输,具有运输量大,连续性强等优点。
(5)核电站在正常运行中,需要大量海水用于冷却;日本沿海地区的经济更为发达,因此工厂也更多,用电需求十分庞大,核电站建在周边地区,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因为核物质本身十分危险,因此对于存放环境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要求厂址深部没有断层,而且要求核电站数干米范围内没有活动断裂,临海地区因为其稳定的地质构造,坚固可靠的地质结构,经常是建核电站的首位选择。
(1) 西南 高温多雨 (2) 伊斯兰 气候炎热干燥,白色长袍能反射太阳光,通风散热;缠头巾可以防风沙。 (3)黑色人种/黑种人
(1)乙处是印度半岛,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雨季来临时,正盛行西南季风,如果西南季风太强,降水量就特别大,容易遭受洪灾。雨季来临时,也是高温时期,因此这个季节当地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
(2)丙处为阿拉伯半岛,当地居民多为阿拉伯人,阿拉伯人一般信仰伊斯兰教。丙地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白色长袍不仅可以反射太阳光,而且还能通风散热,缠头巾是为了防止热带风沙对面部的伤害。
(3)丁处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当地的居民多为黑色人种。这里的国家物产富饶,被称为“富饶的大陆”,但由于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经济非常落后,经济发展水平很低,从经济结构上来看,主要出口价格低廉的超级农矿产品,却要进口价格昂贵的工业制成品,入不敷出,所以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