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645】-学年安徽合肥市瑶海区七下数学期末(统考)试卷(原卷)
2019-2020安徽合肥市瑶海区七下数学期末(统考)试卷(原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0.7)2的平方根是( )
A -0.7 B 0.7 C ±0.7 D ±0.49
2、很多小朋友都爱玩吹泡泡的游戏,科学家测得肥皂泡的厚度约为0.0000007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007为( )
A.7x10-7 B.0.7×10-7 C.7x10-6 D.0.7×10-6
3、若m<n,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m-2<n-2
B -m<-n
C
<
D
m2<n2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x2+x3=x5 B x2·x3=x5 C (-x2)3=-x8 D x6÷x2=x3
5、下列各式中,自左向右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 x2+2x+1=x(x+2)+1 B m2-n2+n-m=(m+n)(m-n)+n-m
C -(2a-3b)2=-4a2+12ab-9b2 D p3-p=p(p+1)(p-1)
6、若2n +2n +2n +2n =2,则n的值为( )
A
-2 B -1 C 0
D
7、如图所示,由已知条件推出结论错误的是( )
A 由∠1=∠5,可以推出AB//CD B 由AD//BC,可以推出∠4=∠8
C 由∠2=∠6,可以推出AD//CB D 由AD//BC,可以推出∠3=∠7
第7题 第9题 第10题
8、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下:当输入的x为64时,输出的y是( )
A
8 B 2
C 3
D 2
9、如图,已知AB//DF,DE和AC分别平分∠CDF和∠BAE,若∠DEA=46°,∠ACD=56°,则∠CDF的度数为( )
A 42° B 43° C 44° D 45°
10、如图,将两张边长分别为a和b(a>b)的正方形纸片按如图1、图2两种方式放置长方形内(图1,图2中两张正方形纸片均有部分重叠),未被这两张正方形纸片覆盖的部分用阴影表示,若长方形中边AB、AD的长度分别为m、n,设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1,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2,当m-n=2时,S1-S2的值为( )
A -2b B 2a-2b C 2a D 2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分解因式:-2x2+16x-32=
12、将一副三角板(∠A=30°,∠E=45°)按如图方式摆放,使得AB//EF,则AOF=
13、已知x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分别是a+3和2a-15,且
,y的值为
14、已知∠ABC=65°,∠DEF=50°,若∠DEF的一边EF//BC,另一边DE与直线AB相交于点P,且点E不在直线AB上,则∠APD=
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5、计算:
16、化简:(x+3)2+(x+2)(x-2)-2x2
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7、解方程:
18、解不等式组
,并将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
19、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a、b满足(a-2)2+
=0
20、如图,在每个正方形边长为的方格中,△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纸格点上
(1)在图中过点C作出CD⊥AB于点D;
(2)若点P在方格纸的格点上,且使得△PBC与△ABC的面积相等,则P点的个数有 个(点P异于A)
六、(本题满分12分)
21、我们在解题时,经常会遇到“数的平方”,那么你有简便方法吗?这里,我们以“两位数的平方”为例,请观察下列各式的规律,回答问题:
262=(26+6)×20+62; 372=(37+7)×30+72; 432=(43+3)×40+32; …;
(1)请根据上述规律填空:682=
(2)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两位数(个数上数字为n,十位上的数字为m)都可以表示为10m+n,根据上述规律写出:
(10m+n)2= ,并用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
七、(本题满分12分)
22、某市启动“城市公园”建设,计划对面积为3600m2的区域进行绿化,经投标由甲、乙两个工程队来完成,已知甲工程队完成绿化360m2的面积与乙工程队完成绿化240m2的面积所用时间相同,若甲工程队每天比乙工程队多完成绿化30m2。
(1)求甲、乙两工程队每天各能完成多少面积的绿化?
(2)若甲队每天绿化费用是1.2万元,乙队每天绿化费用是0.5万元,要使这次绿化的总费用不超过60万元,则至少应安排乙工程队绿化多少天?
八、(本题满分14分)
23、如图,已知两条射线BP//CQ,动线段AD的两个端点A、D分别在射线BP、CQ上,且∠B=∠ADC=110°,F在线段AB上,AC在线段AB上,AC平分∠DCF,CE平分∠BCF。
(1)请判断AD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ACE的度数;
(3)若平行移动AD,使∠BEC=
∠CAD,求∠CAD的度数
www.ishijuan.cn 爱试卷为中小学老师学生提供免费的试卷下载关注”试卷家“微信公众号免费下载试卷
- 1【354787】初一期末试卷一
- 2【354786】初一期末试卷五
- 3【354785】初一期末试卷四
- 4【354784】初一期末试卷三
- 5【354783】初一期末试卷二
- 6【350123】第6章 知识点梳理
- 7【350122】第5章 知识点梳理
- 8【350121】第4章 知识点梳理
- 9【350120】第3章 知识点梳理
- 10【350119】第2章 知识点梳理
- 11【350118】第1章 知识点梳理
- 12【350117】6.2 方差
- 13【350116】6.1.3 众数
- 14【350115】6.1.2 中位数
- 15【350114】6.1.1 第2课时 加权平均数
- 16【350112】5.3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
- 17【350113】6.1.1 第1课时 平均数
- 18【350111】5.2 旋转
- 19【350110】5.1.2 轴对称变换
- 20【350109】5.1.1 轴对称图形
- 【350108】4.6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 【350107】4.5 第2课时 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 【350106】4.5 第1课时 垂线
- 【350105】4.4 第2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3
- 【350104】4.4 第1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 【350103】4.3 平行线的性质
- 【350102】4.2 平移
- 【350101】4.1.2 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 【350100】4.1.1 相交与平行
- 【350099】3.3 第2课时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 【350098】3.3 第1课时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 【350097】3.2 第2课时 提多项式公因式
- 【350096】3.2 第1课时 提单项式公因式
- 【350095】3.1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 【350094】2.2.3 运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 【350093】2.2.2 第2课时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 【350092】2.2.2 第1课时 完全平方公式
- 【350091】2.2.1 平方差公式
- 【350090】2.1.4 第2课时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 【350089】2.1.4 第1课时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